肿瘤射频消融
治疗系统
系统由多通道射频发生器、呼吸位移感知系统、射频消融电极针、冷却泵、脚踏开关和中性电极组成。
  • 精准定位
    发明专利
    呼吸位移感知系统
  • 安全可控
    实施监控
    更安全、更可控
  • 高能消融
    大功率,三通道多针
    分时消融技术
  • 三种模式
    双极、一般、持续
    三种模式
  • 射频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

    射频消融技术是最经典的局部消融技术,应用广泛,临床研究充分。
    国内外指南如NCCN、CSCO等均作为推荐。
   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局部治疗,包括对早期肿瘤的根治性治疗和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。

    治疗原理

    通过超声、CT或MRI引导,将电极针穿刺至靶目标,并由射频发生器发出480KHz的交变电流,使针尖周围的离子产生高频振荡,摩擦生热,局部温度可迅速达90°c以上,病变组织凝固性坏死。

    子宫
    子宫肌瘤
    肾脏
    肾癌
    骨骼
    骨样骨瘤、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的顽固性骨疼痛
    肝脏
    原发性肝癌、术后复发肝癌、肝转移癌
    乳腺
    乳腺癌、乳腺纤维瘤
    肺部
    非小细胞肺癌、肺转移癌
    甲状腺
    良性结节、转移性颈部淋巴结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
    一次性使用射频消融电极针

    适用于经皮穿刺、腹腔镜及开放手术。可在B超。CT等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使用。

  • 双极射频消融电极针
  • 冷循环尖端可调单针
  • 冷循环尖端固定电极针
  • 针体直径(g) 针管外径(mm) 针体长度(cm) 工作尖端长度(mm)
    13g 2.4 45 50 / 57 / 70 / 87 / 100 / 117 / 130 / 157 / 170 / 270
    14g 2.1 15 60 / 95 / 120 / 160 / 210
    15g 1.8 45 50 / 57 / 70 / 84 / 100 / 117 / 130 / 157 / 170 / 270
    16g 1.6 15 60 / 90 / 120 / 160 / 210
    16g 1.6 45 50 / 57 / 70 / 87 / 100 / 117 / 130 / 157 / 170 / 270
    18g 1.2 15 60 / 90 / 120 / 160 / 210
    18g 1.2 45 50 / 57 / 70 / 87 / 100 / 117 / 130 / 157 / 170 / 270
  • 针体直径(g) 针管外径(mm) 针体长度(cm) 工作尖端长度(mm)
    15 1.8 10 10-30 / 20-40
    15 1.8 15 10-30 / 20-40
    15 1.8 20 10-30 / 20-40
    15 1.8 25 10-30 / 20-40
    17 1.4 10 10-30 / 20-40
    17 1.4 15 10-30 / 20-40
    17 1.4 20 10-30 / 20-40
    18 1.2 7 2-25 / 20-40
    18 1.2 10 2-25 / 20-40
    18 1.2 15 2-25 / 20-40
  • 针体直径(g) 针管外径(mm) 针体长度(cm) 工作尖端长度(mm)
    15 1.8 15 15 / 20 / 25 / 30 / 40
    15 1.8 20 20 / 25 / 30 / 40
    15 1.8 25 20 / 30 / 40
    17 1.4 15 10 / 15 / 20 / 25 / 30 / 40
    17 1.4 20 10 / 15 / 20 / 25 / 30 / 40
    18 1.2 7 15 / 7 / 10 / 15
    18 1.2 10 15 / 7 / 10 / 15 / 20
    18 1.2 15 15 / 7 / 10 / 15 / 20 / 30